如果有去過生活館,對於生活館嘅祭壇應該不陌生。
第一次去生活館,當然咩都唔知,有小小好奇心。地下偌大嘅空間,大家可以坐低傾下計;去到二樓當時個心有小小嚇一跳:「咩嚟㗎?」唔理解屋企點解有個祭壇,唔理解個祭壇有咩用,好多個問號...最後我只係心懷尊重,對於祭壇依然充滿問號。
兩年間跟祭壇的距離近了很多
浴光,花卡課程的緣故;對神聖嘅打開;對儀式嘅理解,唔同嘅原因,當初祭壇俾我小小突兀嘅感覺消失咗,對我嚟講佢仲成為左一個靜心嘅好地方。
beela解說:
不經不覺,走在Agni Tradition路上已經十年。
回想第一次接觸Agni Tradition就已經是上浴光之路了。還記得那時候踏入教室,看到祭壇上四位上師的照片,真的在心裡打了個突,而且那時候覺得Babaji的眼神好嚇人呀!但隨著浴光課程的練習,對祭壇、對四位上師就越來越習慣了。
到現在的理解是,祭壇反映了你跟自己與你跟神的關係,到底是親近還是疏遠,到底是真心還是機械化!縱然十年了,我仍然不是每天都有做靜心的心情,透過對祭壇的反應,我會看見自己的狀態,而那是一個很好的提醒。
2017年的時候,我寫過一篇關於祭壇的文章,大家又有沒有看到我其中的不同呢?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0155130542986584&id=646171583
每個人對祭壇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理解,你的又是如何呢?
歡迎到website參考更多關於生活館嘅資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